0 引言
在教师讲课过程中,对于相似专业、相同学科间的教学资源,如果是可以充分借鉴、借助,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办法的改进,也可以勉励老师认真备课,提高课堂实质教学成效。但现在的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常识共享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资源的软硬件设施共享、借助程度不高,一些教学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机会极少,不少新的教师在筹备讲课内容时不懂的借鉴、学习现有些教学资源,教师们对于教学常识的共享缺少热情,这样的情况在一定量上影响了常识共享交流的程度和水平,使常识共享的层次长期在表面徘徊。
1 教学常识软硬件设施共享的意义
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主要载体是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教师通过综合用软硬件设施将常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教师会有不一样的教学理念、教学办法。而每一个教师都有我们的教学个性特征及优势和不足,假如可以将不同老师之间的教学办法、理念进行融合,打造教学资源的共享交流机制,那就会大大提升教师教学办法的灵活性。同时,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共享,还可以有效解决基础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
2 现阶段影响教学常识软硬件设施共享的原因剖析
出现这样的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不健全、不适当的勉励机制,高校在对教学资源的整理方面没过多考虑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要,这就挫伤了教师对于教学常识共享的积极性。勉励机制是影响常识共享活动的要紧原因。勉励机制健全,常识共享便能顺利进行;勉励机制不健全,常识共享便很难拓展。
3 勉励机制的健全手段剖析
物质勉励还远远满足不了教师的需要,常识共享平台的打造、有利环境传播工作经验和办法、考察和培训、物质奖励对高校教师常识共享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软硬件设施和勉励机制需要从组织结构、开放互联网平台和有效的勉励三个方面健全。
3.1 改革传统的垂直领导组织结构,设计扁平式的领导组织 传统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有比较多的层级,在管理效率方面比较低,因为过多的层级,会在一定量上减少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这种组织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学校教学组织结构中,已经看上去有的不适应。
信息互联网使信息传递方法由阶层型变为水平型,因此与此相连的管理组织结构需要打造一种新型的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如图2)。扁平式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有益于常识尽量自然地流动,防止了常识的流失和信息的失真,愈加民主与灵活,有益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革新职员准时正确地获得所需要的常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图2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资料显示,现代西方高校的学术组织结构一般按等级分为两层或三层。英国实行“校-学部-系”三层模式;美国也主要实行三级管理;德国高校形成了“高校-学系或研究所”两级组织结构;法国则早在1968年就取消了传统的“系”的设置,代之以两层教学科研模式。参考海外高校的组织结构,结合国内国情,国内高校在教学组织结构的改革中,应该大胆探索,逐步将组织结构精简,降低组织结构内部冗员,加大基层教师队伍的交流协调,提升教育常识软硬件设施的共享层次。
3.2 构建开放的互联网平台 高校教师的开放式互联网管理有益于为常识共享提供平台,如教师常识库、教师媒体中心、教务办公网等。教师常识库、教师媒体中心是专为高校教师设计的资源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汇聚每一位老师的教学专长、教学经验技巧,老师们可以在这里一同讨论问题,研究问题,大伙各抒己见,听取其他人的建议,弥补自己的不足,真的达成取长补短。将出色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达成教学常识价值的最大化。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具备专科、本科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常识共享综合水平更高和年龄在20-30岁和50岁以上的教师常识共享综合水平更高,因此高校可以打造有利的环境,如常识共享小组、专项课题研究小组等,按期组织各种学习讲坛,提升团队常识共享效率。
3.3 高校教师常识共享的有效勉励 ①目的愿景勉励。目的愿景是每一个人心中最真实最单纯的追求,学校教师要把实质的教学任务目的细化成个人的一种目的追求,通过对个人追求目的的设定,拟定适当的阶段性任务。在这种目的愿景勉励的影响下,教师可以感觉到常识推荐带来的收成,为了提升自己教学常识的科学性,教师会认真备课,查阅很多参考文献,提升常识体系的丰富性,在常识推荐过程中发现我们的不足,推荐其他人的经验。②层次分类勉励。因为每个教师的需要具备肯定的差异性,因此要兼顾不一样的层面进行勉励。出于公平的考虑和学术本位的原则,分层可以单纯地依据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和常识贡献率的大小对他们进行层次分类,按科研成就的数目和水平综合划分等级进行勉励,尽可能消除非学术原因在勉励中的影响。以下层次分类勉励策略可以参考。现在高校教师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个层级,而大家可以考虑在高校团队内部进行勉励的时候小范围地应用甲+、甲-、乙+、乙-、丙+、丙-、丁+、丁-八个层次划分法。甲、乙、丙、丁分别对应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种职称,并且把每一种职称又根据科研能力的较强和较弱分为+和-。对于在高校常识共享中作出共享但职称低的教师要减少需要,加强奖励力度。在高校团队中,特别是理工科团队,年轻人教师是科研上的“弱势群体”,因而在拟定常识共享勉励规范时,在利益方面要向他们倾斜,不然,这部分群体的成长是很不简单的。在分层次勉励时要重视高校教师的需要,加大物质勉励,多种勉励方法并用。总之对于高校团队的勉励要使其教师感觉到动力,使团队的每一个人得到应有些认同。③负强化勉励。通俗来讲,其实负强化勉励,就是对达不到考核需要的老师推行惩罚。在高校教师教学常识资源推荐过程中,一些老师不想推荐我们的教学经验,怕别的教师模仿自己,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狭隘、非常自私的表现。不只不利于学术的交流、探讨,也在一定量上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拟定勉励手段时,对于这种行为,有必要采取肯定的惩戒手段。负强化勉励的方法可以参考减降奖金和职务降级这两种模式。
4 结束语
高校教师的教学常识共享需要有适当的交流平台,通过有效的规范平台,让每个教师将我们的教学常识资源放进平台,搭建起教师之间的交流、借鉴、交流机制,充分借助软硬件教学常识媒介,提升教育资源的用法效率。伴随高校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相应的考核标准也会愈加严,教育教学常识软硬件的用法和共享可以尝试着纳入教师考核指标,在实践中强化勉励手段。